阳山县农村供水“三同五化”改造提升工程建成通水后,群众用水更有保障、更安全。
2024年,阳山汛期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平稳,水利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未发生安全风险事件,未发生安全事故;农村供水规模化覆盖人口比例提升至80%以上,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稳定在99%以上,城乡供水保障能力稳步提升;县委十大行动方案、“三张清单”水利项目完成预期目标……
2024年,阳山紧紧围绕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市委十大行动方案、县委“1+123”工作安排和上级水利部门工作要求,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水平发展工程”,着力推进河湖长制走深走实、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提升、城乡供水提质、县城污水治理、小水电清理整改、水库移民等水利工作,强化党建引领,奋力实现全县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
重大水利工程既是保障县域水安全的重要基础设施,又是县域基础设施补短板的重要领域,更是推动县域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利于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为进一步全力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2024年,阳山紧盯目标,有序推进河流治理和中型灌区改造,扎实推进县城污水治理工作,持续推进小水电清理整改,抓实水土保持基础工作,强化水利工程建设监管,不断推动县域水利高质量发展。
2024年,七拱河支流白莲河治理工程完工,大龙灌区工程和桂花灌区工程进度均为90%以上;县城污水处理工程6个子项目稳步推进;开展小水电生态流量监管执法检查13次;已批复水土保持项目10宗,开展水土保持项目检查30次,完成水土保持图斑核查17宗,完成2024生态清洁小流域项目初设审批,完成上级下达的水土流失治理面积任务9平方公里;完成2024年度全县61座水库防汛责任人线上培训和汛前检查,组织实施2024年度小型水库物业化管理,中型水库库容复核,完成南村、团结10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工验收。
水是民生之本、生态之基、乡村之魂,农村供水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承载着乡村振兴的民生期待。对于居住在阳山各乡镇圩镇的群众而言,家家户户用上自来水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同时,各行政村近年来也都通过集中供水项目,极大方便了群众的日常用水。但是,用得上水,跟全年用水量无忧、全年用水质量无忧之间,有着大量工作要做。
近年来,阳山县委、县政府对此格外的重视,先后成立农村集中供水攻坚行动、农村供水工程县级统管等工作专班领导小组。同时,县水利局积极发挥牵头单位抓总作用,统筹协调发改、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业农村、卫健、国资等有关部门及各乡镇人民政府在项目谋划、水价形成机制、资金安排、用地保障、水源保护、水质监测和项目建设等方面加强协作、同向发力,确保农村供水“三同五化”项目顺利推进实施。
2024年3月,阳山在全县10个乡镇同步举行“情系百姓 水通万家”通水仪式,全方面推进农村供水“三同五化”改造提升工作,进一步强化全县农村供水保障能力,让群众用上“放心水”“幸福水”。
截至目前,全县已初步形成以规模化水厂为主、小型供水工程为辅的农村供水安全保障工程体系,全县已建成规模化(千吨万人)水厂的农村供水工程13宗,农村供水规模化覆盖人口比例提升至80%以上,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稳定在99%以上,城乡供水保障能力稳步提升,2024年度“三同五化”任务目标圆满完成。
以“绿”执笔,向“美”而绘。近年来,阳山纵深推进河湖长制,逐步加强督促各级河长巡河履职,持续开展河湖库“清四乱”、水塘河道清淤及河道违规种植清理、“清漂”等河流生态整治,逐渐完备河流岸线基础工作,强化河道巡查与打击河道非法采砂,持续打造安全、绿色、生态的绿美河湖,通过沿河库岸线造绿、植绿、补绿,兼顾水景观美化亮化,让河湖从“绿起来”逐步向“美起来”转变,助力绿美阳山生态建设。
2024年全年,全县河长使用“广东智慧河长”平台巡河25994次,按时处理“广东智慧河长平台”公众投诉事项3个,处理平台巡河发现问题220个,处理完成率100%;已完成去冬今春时节水塘河道清淤总量59.59万立方米,持续推进2024—2025冬春节水塘河道清淤工作;全县常态化清理河道长度481.08公里,清理水域面积17.27平方公里,清理垃圾460.05吨。水行政执法日常巡查河道3423公里,共出动执法人员216人次,执法车64辆次,联合执法28批次,开出行政处罚15宗,11宗已办结,切实维护正常水事秩序;编制完成《阳山县河湖水岸绿化五年规划(2024—2029)报告》;制定印发《阳山县水利局贯彻落实深入推动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工作方案》;召开河湖水岸绿化工作业务培训,指导各乡镇在河湖水岸累计种树量23187棵,新增绿化面积567.956亩,持续提升“水边”“水旁”绿化水平。
为进一步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全方面推进落实河长制工作,近年来,阳山凝聚工作合力,发动更多的社会力量投身全面实施河长制的工作中,积极探索“碧道+”模式,谋划打造绿色水经济,努力构建人水和谐、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绿色空间,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期盼,持续推动全民共治格局形成,助力绿美阳山生态建设。
阳山还通过“河小青”志愿者服务队定期对负责区域内的生活垃圾、养殖场排污、河道水面漂浮物、河道岸线占用及河道水质做综合巡查,并对河道及岸线进行保洁维护,确保监督管理无死角,有效改变了治理前抛撒垃圾、偷排污水、侵占河道、河道淤积等现象,在全社会营造了全民参与“河长制”、全民共护母亲河的浓厚氛围。目前,全县13个乡镇已成立“河小青”志愿服务队,在阳山县护苗公园和阳山县青少年宫设立护河志愿驿站,167个村(社区)已成立党团志愿服务队助管县域15条碧道,护河志愿者团队覆盖到村一级。
近年来,阳山持续加强执法业务指导和培训,进一步规范阳山县水行政执法行为,提升水行政执法人员业务水平和能力素质,保护阳山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
2024年9月,阳山举办了2024年阳山县水行政执法业务培训班。培训班上,授课讲师通过生动案例为学员们深入剖析涉及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妨碍行洪建筑物、无证取水、非法采砂等水行政执法常见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案件,着重强调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依据正确、处罚适当、程序合法等关键要素,使执法人员对行政处罚的标准与流程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同时,展开交流座谈,各乡镇人民政府执法人员踊跃提出17个实际问题,如县级水行政处罚权调整由镇街实施事项的自由裁量标准、功率不足20千瓦抽砂机是否可定义为大型采砂工具、夜间采砂是否违反禁采时段、收缴偷盗河砂设备的解决方法等方面。针对提出的问题,众人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分享各自经验与见解。
此外,阳山还充分的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县“三下乡”等节点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开展节水、护水、水法规宣传,逐渐增强全社会珍惜水资源、爱护水环境的意识,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持续营造了节水、亲水、爱水、护水的良好氛围,为阳山建设节水型社会进一步夯实基础。
在落实水资源管理、保护水资源方面,阳山严抓取用水监管,严格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规范取水许可审批管理,加强地下水监管,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依法履行取用水监管职责,截至2024年12月18日受理并办结行政许可(审批)91宗。
为进一步夯实全县水利事业的稳健发展,阳山深入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制定印发《阳山县水利行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依托政务服务平台,建立了水利行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实现了与广东省水利建设市场信用信息平台的数据对接和共享。2024全年共归集并上传信用信息8条,涵盖企业资质、项目业绩、行政处罚等多个角度,为信用评估提供了坚实基础。同时,积极开展水利建设项目参与单位的信用评估,对2宗在建水利工程的4家参建单位做信用惩戒处理。
马斯克妈妈无锡游后感慨:“我总忍不住在网上炫耀中国美景,对大家说,你们真应该来中国看看”
近日,无锡拈花湾邀请了马斯克的母亲梅耶·马斯克亲临见证。游后感慨:“我总忍不住在网上炫耀中国美景,对大家说,你们真应该来中国看看。
山西一女子莫名收到1.39万元微信转账立即报警?警方:属实,尚未对这笔钱定性
“微信莫名其妙收到了钱,还是二维码收款。”26日,在某社交平台上,山西一博主小思(化名)发帖称,当日微信账户收到一笔来自陌生人的转账。由于害怕是诈骗新手段,赶紧做了报警处理。她配发的截图显示,收款金额是13900元。
中纪报:“天网行动”开展十年,追回外逃人员1.4万余人,追回赃款666.2亿元
3 月 20 日,长江和记发布的财报中,这句看似轻描淡写的表述,成为李嘉诚团队最核心的 “自证”论据。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 年长和总营收 4766.82 亿港元,港口业务收入 452.82 亿港元,虽同比增长 11%,但在零售、财务投资等板块面前,确实显得 “微不足道”。
3月27日,山东省泰安市居民张莉告诉上游新闻记者,她曾是山东省泰安市泰安技师学院一名合同制教师,自1993年起,她在该学院及其前身学校持续工作31年,已年满50岁。
近日,有自称是当时钓鱼船船长的网友在社交平台发文,回应“摆拍”质疑,称一定不是摆拍。该网友还称,有的人现在以救人者的身份开了直播,“好像还有人冒充救人者去小孩家了”。